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滚动 > 正文
薛佳:让孩子们的眼睛因发现美而闪亮
来源:东方资讯     时间:2023-08-17 00:54:21

引语:用美育引领学生走近艺术、领悟艺术、享受艺术并创造艺术,立德树人,这是薛佳一直以来的信念。她希望和学生们一起,提升生活品位,塑造美好心灵。

第一次以正式老师的身份走进教室时,孩子们充满期待和渴求的目光至今让薛佳记忆犹新。转眼间,她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已经33年。作为南师附中新城初中黄山路分校艺术教研组组长,薛佳承担三个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,快退休的她依然乐此不疲,对美育的一片赤诚之心从未改变过。


【资料图】

“我为老师画肖像”

美术学科在完成学科目标的同时,帮助学生舒缓情绪、放飞想象也是主要任务,打造“趣味课堂”是其中的关键。怎么让美术课堂变得有趣呢?薛佳摸索出了一套教学设计法:“以45分钟为时间单位”——所有的美术教学、学生操作以及教学评估都限定在45分钟时间内完成。孩子在任何事情中都希望能够马上看到成果,就如同打游戏一样,如果能让他们在45分钟内看到自己胜利的果实,自然就会得到激励,提高对美术的兴趣。

薛佳以八年级上册第6课的《蓝白之美》为例进行试点,教学设计使得学生能够全过程参与到创作中,亲身体验传统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,理解蓝白色调的形成规律。薛老师感慨,只要课堂够有趣、够科学,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参与热情往往超乎教师的想象。

美术学科的主阵地除了课堂教学,还有社团、选修课以及各类校园活动,“我为老师画肖像”就是学校的人气活动,全体学生共同参与。当每个班推选出的教师画像展出时,一幅幅生动的画像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,吸引了全校师生驻足观赏。学生对艺术的欣赏、表现、创造能力提高了,学习压力减轻了,师生的感情增进了,校园里增添了满满的欢声笑语,校园成为了师生共同的“乐园”。

美育“跨学科”,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

2022年颁布的新课标对“跨学科教学”提出新要求,而跨学科教学早在薛佳的美术课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她说,美育一定不能局限于讲“美”,需要尤其重视美术与其他学科,与自然、生活、社会、科技的关联,增强课程的丰富性。

《园林·探幽》一课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,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,薛佳考虑了地方资源的配置,充分利用留园、瞻园、寄畅园等体现江苏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,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艺术并不遥远——它就在我们身边。作为美术教师,薛佳敏锐地捕获到“国风元素”可以用到美育教学中,“现在的孩子们‘很有眼光’,我们美术老师更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国风、爱上国风。”薛佳趁热打铁,在美术课堂上,引入涉及到中国历史、艺术知识的美术教学,学生们既喜欢又很容易理解和吸收。在每学期教材内容学习结束后,薛老师还会为学生安排2到3节剪纸课,内容以民间吉祥图为主,学习几何纹、花卉纹、动物纹等的表现方法和传统剪纸寓意,同时结合生活需要,加入传统剪纸的实际应用,如剪纸贺卡、剪纸书签,剪纸笔筒的制作……薛佳坚持,美术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到能发现中华文化的美和博大精深,从而热爱中华文化,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。

点亮理想,让学生走出个性发展之路

每学期,薛佳都会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比赛活动,她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全国、省、市书画比赛中获一等奖,有的学生发挥美术特长,为班级、学校的美化宣传出了力,更有学生遵循热爱,在她的带领下走上了专业美术的道路。

小方,薛佳曾经的一位美术课代表。“这个孩子太喜欢绘画了,尤其是动漫,也很有天赋,画作在构思、构图、造型、光影、色彩等方面都会令人眼前一亮。”每次来美术教室上课,小方都显得正式而隆重,薛佳也会格外关注她。瘦瘦小小的姑娘,肩膀上背着个大帆布袋子,布袋子上画着她的专属标志,里面装有几本大小不一的画满动漫的本子、一些动漫书、一些画具,手上提着个巨大的箱子,里面是色号丰富的马克笔、彩铅、颜料,一手拿着那本全班最大的8开美术作业本(其他同学的本子都是老师统一要求的16开大,她觉得不过瘾,自作主张准备了大一倍的)。

初三毕业时,在薛佳的鼓励下,小姑娘选择了“动漫设计与制作”专业继续学业。去年,她回校特别看望薛佳老师,请她欣赏自己的动漫作业。薛佳很高兴,学生找准了属于自己的方向,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价值。她衷心祝愿小方以后考上理想的动漫专业的大学,在自己喜爱的专业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
“美是到处都有的。对于我们的眼睛,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。”薛老师33年坚守美育道路,告诉孩子们,面包之外,还有水仙花,让孩子们的眼睛因发现美而闪亮,让美育成风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